从企业基本概况来看:喜临门成立于1984年,是行业元老,2012年上市;慕思成立于2004年,专注于高端健康睡眠系统,2022年上市;梦百合前身创立于2003年,2016年上市,主打记忆绵床垫。
📊 一、2024年核心财务与业务对比
指标 | 喜临门 | 慕思股份 | 梦百合 |
---|---|---|---|
营业收入 |
|
|
|
归母净利润 |
|
|
-1.5亿元
|
毛利率 |
|
50.1%
|
|
净利率 |
|
13.7% |
|
核心业务表现 |
|
|
|
费用率 |
|
|
|
关键结论:
- 营收规模
:梦百合 > 喜临门 > 慕思,但慕思盈利能力最强,净利率超13%; - 盈利分化
:喜临门净利下滑主因销售费用高企及大宗业务占比提升(毛利率仅15.7%);梦百合亏损因计提2.73亿信用减值及激进渠道投入。
🛋️ 二、业务结构与战略差异
- 喜临门:
- 产品策略
:聚焦床垫核心品类(占比60.4%),推出AI智能品牌“aise宝褓”,功能智能产品线销售额破亿。 - 短板
:沙发业务(M&D品牌)营收下滑6.6%,毛利率降至18.8%。
- 产品策略
- 慕思股份:
- 高端化+医疗化
:床垫毛利率61.4%,客单价国内1.5万;布局AI睡眠监测系统,获CES国际奖项。 - 渠道效率
:存货周转率行业领先,经销店坪效优化。
- 高端化+医疗化
- 梦百合:
- 记忆棉技术
:国内记忆棉市占率40%,但全球仅2%; - 战略争议
:酒店业务营收下滑2.5%,2000家开店计划成本高昂(单店投入约2000万),可行性存疑。
- 记忆棉技术
📍 三、渠道布局与效率对比
维度 | 喜临门 | 慕思股份 | 梦百合 |
---|---|---|---|
线下渠道 |
|
|
|
线上增长 |
|
|
|
海外布局 |
|
|
|
创新模式 |
|
|
|
渠道效率:
-
喜临门:大宗业务收入34亿(+10.1%),但经销店收入下滑12.9%; -
梦百合:直营店收入+58.9%,但酒店业务毛利仅24%拖累盈利; -
慕思:电商收入+6.0%,直供渠道增长27.4%。
🚀 四、2025年新动向与挑战
618大促表现(2025年6月)
- 喜临门
:抖音平台增长显著,智能床垫占比提升,但未披露具体数据; - 慕思
:套系化销售策略(床垫+智能配件)拉动客单价,高端产品占比提升; - 梦百合
:线上聚焦“0压”概念,但未公布促销数据(2024年线上增速37.6%为参考)。
2025年上半年经营动态
企业 |
|
|
|
---|---|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🔮 五、未来核心挑战与破局点
- 喜临门:
- 机会
:跨境电商增长27.5%,泰国基地降本增效;AI睡眠产品技术壁垒构建。 - 风险
:销售费用率21.4%侵蚀利润,M&D品牌复苏乏力。
- 机会
- 慕思股份:
- 机会
:医疗属性+AI技术深化,东南亚市场通过Maxcoil收购加速渗透。 - 风险
:25Q1营收下滑6.7%,高端市场受消费降级冲击。
- 机会
- 梦百合:
- 机会
:美国工厂满产后净利率或达10%,记忆棉技术全球渗透空间大。 - 风险
:2000家酒店计划资金压力大;国内诉讼影响华住等核心合作。
- 机会
💎 总结:行业趋势与企业突围路径
- 短期驱动
:政策端“以旧换新”补贴(喜临门受益显著)+ 海外产能释放(梦百合美国工厂); - 长期竞争
: - 技术壁垒
:智能睡眠(慕思AI算法、喜临门“宝褓”系列); - 模式创新
:酒店场景从“卖产品”转向“睡眠生态”(慕思/喜临门轻资产合作 vs 梦百合重资产自营); - 全球化布局
:喜临门借自贸协定拓新兴市场,慕思通过并购切入东南亚。
- 技术壁垒
2025年关键看点:梦百合酒店战略是否调整、慕思高端需求复苏进度、喜临门费用管控成效。三者需在 “技术差异化+渠道精细化+全球化效率” 中寻找平衡,方能穿越行业周期。
转自:木之锋回路转